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滑膜炎。

以膝关节最为常见,引起滑膜炎的原因很多,比如因为外伤,正常磨损等等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运动过度造成的。有一个专门针对滑膜炎的中成药,名字就叫滑膜炎颗粒。

滑膜炎颗粒:夏枯草、女贞子、枸骨叶、黄芪、防己、薏苡仁、土茯苓、丝瓜络、泽兰、丹参、当归、川牛膝、豨莶草

这个中成药的治疗思路是清热、祛湿、活血,外加补肝肾,补气血,整体以清热祛湿为主。

滑膜炎一般都会有积液,关节里的积液,在中医看来其实就是湿气,是因为关节有损伤,津液运行不畅,聚集在一起,变成了湿气,湿跟热是最容易胶着在一起的,湿热会让关节肿起来,让关节外部的皮肤变红。人体除了津液外,还有气血,气血也会因此而瘀滞,就会有瘀血,瘀血阻滞就会产生疼痛。总结一下,就是又红又肿又痛。

防己可以祛湿,防己有着非常好的流通性,气机一流痛,湿气就能往外走。防己不仅仅是祛湿的药,还是清热的药,因为它是寒性的,寒能清热。

然后是土茯苓,说到土茯苓,就让人想到茯苓,土茯苓和茯苓虽然是两种中药,但从功效上看两者是有相似之处的。土茯苓也擅长祛湿,也是把湿气自上而下,通过排尿排出去。

不过相比之下,茯苓主要作用在脏腑,祛脏腑里的湿,土茯苓则是祛筋骨关节里的湿。从性质上看,茯苓平和,寒湿、湿热都可以用,土茯苓性寒,清热的作用更突出。

在防己、土茯苓的基础上加薏苡仁、豨莶草,豨莶草祛风除湿,性质苦寒。薏苡仁是谷物,谷气通于脾,薏苡仁有健脾祛湿的作用,如果湿在筋骨关节之间呢?薏苡仁也管用。《药性赋》里说薏苡仁理脚气,这里的脚气是一种以关节肿大疼痛为主的疾病。

再加丝瓜络,丝瓜络的内部,脉络纵横,就像人的脉络一样,所以说丝瓜络可以入络,药性是通行全身的,尤其擅长入肺、胃、肝三经。有一些微小的脉络阻塞了,要把阻塞的地方通开,以络入络,用上丝瓜络,效果就挺好。此外,丝瓜络还能祛湿,能把经络中的湿气排出去,让气血津液顺畅运行。

这几味中药共同发挥作用,既能清热祛湿,又能通利关节。

湿热虽然没有了,但瘀血还在,泽兰、丹参活血化瘀,把瘀血清理干净。

膝盖位于人体下部,如何让药性更好地抵达病灶呢?需要有一味中药带着往下走,古人啊早就帮我们筛选出来了,就是用牛膝把药性往下带,川牛膝引药下行,并且有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夏枯草疏肝,令肝气条达,全身的气血津液都能运行起来。

女贞子、枸骨叶补肝肾,强筋骨。黄芪、当归补气养血。强大的肝肾和充足的气血是保养膝关节的前提,也是祛邪的过程中最为有力的保障。

这个中成药以清热祛湿为主,在使用的时候,关节往往有发红发热的表现,如果没有,且舌质淡舌苔白,说明体质虚寒,那就不能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