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防颗粒-荨麻疹太顽固,一个中成药可根除
有一种荨麻疹,遇寒发作或者加重,说明什么呢,说明体质本身就是虚寒的。 寒邪藏在体表,平日里风平浪静,但是一不小心吹了冷风,或者着了冷水,外邪引动内邪,它们就开始作乱,表现出来就是皮肤起疹块,西医叫荨麻疹,中医叫风疹或者风团。 只有把寒邪制伏,这荨麻疹呀才能销声匿迹。 这一次,应声而战的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荆防颗粒。 这个药很常见,因为感冒很常见,荆防颗粒就是用来治感冒的,它有发汗解表,祛风除湿的作用,对风寒湿引起的感冒,效果比较好。 荨麻疹不也是因为受了风,受了寒,才突然爆发的么?所以说自始至终它面对的其实都是同一拨敌人。简单来讲,感冒和荨麻疹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病名,但病因是一样的,当然也就能异病同治。 荆防颗粒出身将门,它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宋代,宋代的《和剂局方》里有一个人参败毒散,二者在组方上颇为相似。从古到今,身经百战,想来总结了不少经验,这场战役,它胜券在握。 来看看药物组成,有荆芥、防风、独活、羌活、前胡、柴胡、枳壳、桔梗、茯苓、甘草、川芎。
寒邪在表,最直接的出路是毛孔。荆芥防风解表,吃了以后往往能发汗,汗一发出来,毛孔就打开了,寒邪就有了出路。
我们说这个药经常用来治感冒,感冒的话,无非寒或者热,当风邪寒邪一起来了,荆防二药可以散寒,可以祛风。 荆芥防风是老搭档了,经常一起出任务。不过,它们两个太过温柔,假如敌人很强势,怎么办? 又派了羌活独活,羌独彪悍,比荆芥防风厉害得多,骨节里的风寒湿,都能揪出来。 往下,柴胡。大家都知道柴胡疏肝理气,其实它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妙用,比如柴胡也是一味常用的解表药。 柴胡在这里也有一个不错的搭档,就是前胡,只差了一个字,药性迥然不同。柴胡升,前胡降,升降的意义就是让气机流转起来,帮助把寒邪赶出去。 气机运行的规律就是升降出入,要恢复气机流转,就要遵循这一规律。这不,桔梗、枳壳也赶来帮忙,桔梗升,枳壳降。 川芎上下奔走,既入气分,又分血分,让气血活跃起来。 茯苓、甘草健脾胃,也是在恢复正气,让正气去对抗邪气。 古人说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对中成药的了解,很多时候是通过药品说明书,说明书上写着治感冒,那我们通常就会把它当作感冒药来用,实际上是把它的作用范围缩小了,比如荆防颗粒,不光治感冒,也能调理各种皮肤问题,像湿疹啦,荨麻疹啦,都可以。 记住了,一定是寒性荨麻疹,特点是遇寒发作或者加重,疹块淡红或者淡白,才可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