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枯草颗粒-结节皆因肝气不通,有一味中药,散结有力量
夏枯草是散结节的良药。
夏枯草这个名字,可不是随随便便叫的,每年夏至过后,它就毅然决然地枯萎了。古诗里说: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到了夏枯草这里,怕是要换一种说法了。
独特的生长习性也成就了它独特的物性,让它在消肿散结方面表现突出。
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一个小故事。
话说古代啊有一位书生,为了考取功名,刻苦到什么程度呢?废寝忘食。然而天不遂人愿,终究还是落榜了。
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,可以说自此一蹶不振。没过多久,他的脖子上就长了个肿块,用手就能摸得到。放到今天来看,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甲状腺结节。
书生自觉无所谓,完全不放在心上,可是他的老父亲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啊。然而方圆几里没有大夫能医治儿子的病。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,有人告诉他,远方的山上住着一位高人叫神农氏,神农尝百草的事迹在九州大地广为流传,兴许他有办法呢?
这人也顾不上多想,连夜就出发了。好不容易来到山脚下,只见这里花团锦簇,绿草如茵,宛若仙境一般,还没来得及把这迷人的景色尽收眼底,人就累得昏了过去。
等他醒来,只见眼前站着一位鹤发银须的老者,手里拎着一束紫色的花穗。想来这位气宇轩昂的老者就是神农氏了。神农仿佛看穿了他的心事一般,对他说道:“此草名曰夏枯草,煎汤服用,可以治你儿子的病。”
这人接过草药,千恩万谢。
结果怎么样呢?书生喝了夏枯草熬制的汤药,不仅脖子上的结节消散了,就连心中的结也打开了。后来,父子二人就在自家门前种了一大片夏枯草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妙处,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受益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载:夏枯草主寒热、瘰疬、鼠瘘、头疮,破癥,散瘿结气,脚肿湿痹。
《本草图解》载:夏枯草苦辛微寒,独入厥阴,消瘰疬,散结气,止目珠痛。
古代的文献记载里有好些个生僻字,大家可能不认识,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形形色色,或大或小的肿块,夏枯草的效果是非常可靠的,对付结节,更是手到擒来。
那么,夏枯草是如何散结节的呢?
夏枯草入肝经,古人说它“独入厥阴”,也就是足厥阴肝经。你想啊,夏枯草夏至枯萎,那么,它在春天的时候一定会卯足了劲儿正长,春天和肝气相通,所以夏枯草得肝气最足。
回到上文,一蹶不振,实际上是一种低迷、消沉的状态,在中医看来就有肝气郁结之象,也就是肝气不通,不通的肝气本身就是一个结,叫气结。比方说现在好多人老觉得喉咙里有东西,咳不出来,咽不下去,就是气机堵塞引起的。如果能把气理顺,这异物感也就消失了。
夏枯草味辛,辛能散,局部的气结,用点辛味药,可以给它疏散开。所以爱生气的人一定要在家里备上点夏枯草。
夏枯草还能清肝火,换句话说,它是一味苦寒之药,气郁化火,肝火灼伤津液,津液聚而成痰,痰气胶着,严重的就长结节。
和其他清热解毒药比起来,夏枯草具有很强的攻势,是中药里的一员猛将,夏枯草以果穗入药,我们说的夏至而枯,实际上指的也是它的果穗,当果穗退去斑斓的外衣,变得枯黄,看上去好像成熟的麦穗一样,一味良药也就诞生了,别看它貌不惊人,力量大着哩。局部的气结,靠它可以疏散,痰气胶着在一起,它也能疏散。
能清肝火,能散郁结,也就能把有形的肿块消散于无形之中。除了调理甲状腺结节,它对乳腺结节、肺结节、乳腺增生、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结核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煎汤服用,每次在10-15克,剩下的药渣也不要浪费,可以敷患处。
不想喝汤药的话,现在也有中成药夏枯草胶囊,夏枯草颗粒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夏枯草苦寒,脾胃虚寒的人谨慎服用。
夏枯草,不与众卉俱生,不与众卉俱死,因而成就了一段佳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