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灵膏-气血不足百病生,两味中药,补气加补血
这张方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,玉灵膏。
它的主人叫王孟英,清代医学家。据传,当年王孟英在逃难途中写下了《随息居饮食谱》,玉灵膏就收录在其中。你看厉害的大医大抵如此,身子虽然在受苦受难,但心里头依然牵挂着天下苍生。
这玉灵膏,与其说是药方,倒不如说是食方,它的主要成分是桂圆,没错,就是很多人爱吃的甜甜的桂圆。
桂圆虽然是水果,却有着非常好的补益作用,就连《神农本草经》都忍不住夸它是“益智果”。
桂圆补气血,但是吃多了上火啊,有些人特别爱上火,一吃桂圆,不是口舌生疮,就是口干口苦。
桂圆怎么吃才不上火呢?王孟英的经验是隔水蒸。大家知道,古人做饭用的是笼屉,蒸饭的时候,把桂圆放到一个小碗里,随米饭一起蒸。前前后后大概要蒸一百次,蒸到桂圆肉发黑,没有了甜味,开始发苦了,这就可以了。
桂圆原本是甜的,经过蒸制变苦了,所以王孟英在《随息居饮食谱》里又说了“入白洋糖一钱”,就是要加一点点白砂糖,量不多,大约是桂圆的十分之一。
还放啥呢?还可以放一点人参或者西洋参,人参补气,这可是好东西。
人参和桂圆的比例也是1:10,10克桂圆配上1克人参,以此类推。
最终的比例是这样的:人参、白砂糖、桂圆1:1:10,也就是桂圆的用量最多,是人参和白糖的10倍。
人参要打粉,桂圆要干品,搅拌均匀,然后开始上锅蒸,我们现在很少用笼屉蒸饭,所以隔水蒸就可以了。蒸好以后每天早上调一小勺,开水冲服,或者早上吃一次,晚上吃一次。
王孟英评价玉灵膏大补气血,力胜参芪。
就现在来讲血虚的人比比皆是,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或者说就以自己为例,回想一下:
是不是常常觉得累啊,有时候下楼买个菜,送孩子上个学,回到家立马瘫倒在沙发上,久久不想动。
是不是常常有心慌的感觉,心跳总是莫名加快,到了晚上,如果是侧着身子睡的话,耳朵里有明显的咚咚声,就是心脏跳动的声音。有时候睡的好好的,突然一阵心跳加快,就醒过来了。
是不是睡眠不太好啊,包括睡不着,睡得浅,容易醒,爱做梦,血不养心的表现。
是不是常常觉得痛,这里痛,那里也痛。大家记住了,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因为体内有邪气,有风啊,寒啊,湿啊,当气血不足的时候,身体也会痛,《内经》里叫“血虚则痛”。
是不是觉得记性好像越来越差了?生活中的好些事情,记得少,忘得多。
蹲下去再站起来,眼前会发黑,比方说,东西掉地上了,蹲下去捡,站起来的一瞬间会觉得眼前一片黑,这也是血虚。
还有什么,便秘。奇怪,便秘跟气血虚有什么关系,便秘不是上火吗,上火只是其中一种原因。气有推动作用,血有滋养滋润的作用,气血一虚,肠道里的糟粕就下不去。
面色苍白或者萎黄,不是健康的黄色,大家都见过花儿枯萎的样子吧,没有生机,暗淡无光,叫萎黄。
手心的温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,夏天是温的,甚至有点热,到了冬天又会发凉。
血虚的女性月经量少,经血颜色淡。还有的女性月经前头痛,遇到这种情况,中医一般从疏肝理气入药,比方说吃点逍遥丸啊。但是吃完以后呢也不管用,这就不是肝气郁结的问题了。有不少女性是因为血虚,怎么判断呢?看舌头。舌头一伸出来,颜色特别淡,一点血色都没有,典型的血虚,玉灵膏吃上十天半个月就能有所改善。